——原标题:《虚拟即真实》
9月7日,由国内领先的专注创新商業空间和创新商業IP报道的专业数字媒体《Hi設計》与爱普生联合主办的《场景唤醒论坛》-“收官站”在北京751D·park時尚回廊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依旧围绕“数字影像介入商業空间”展开,活动当天邀请到了松果設計的董事长、良设品牌创始人周平;国内体验設計领域专业的咨询品牌唐硕的合伙人Flora李晓;某集体交互設計艺术总监邱宇;北京优果儿视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艺术总监宋爽;以及全球知名投影机厂商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工程投影机行业开拓经理杨晨曦。几位嘉宾分别从各自的领域以及经验探讨了关于数字影像与商業空间的现状及发展。
以下是松果設計的董事长、良设品牌创始人,周平的演讲实录——
这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我是做传统設計出身的,最初学的艺术,对于設計来讲,我认为它的边界越来越大,我并不是把自己定义成是做数字影像的,我只是做設計,只是用户对設計的需求和对商業服务的职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設計的边界也越来越宽。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設計思维面对今天的商業市场和商業格局的变化?这是在项目筹备、创意过程和最终的落地实施中对于我来讲帮助最大、也是对我自我提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点,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虚拟即真实”。
这是我的設計公司,我做設計出身20年,从空间設計到平面视觉設計,还有产品設計。我们也得过很多的奖,在十年之前我们做自己的設計師品牌YAANG Life,設計了很多的餐桌餐饮空间,开了很多的零售零售空间,所以我是非常愿意进入商業市场直面用户,从销售的角度去考虑我最终的設計解决方案。当我们为品牌做了很多的零售空间,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时候你觉得非常好的設計或者是认为非常独特的产品,用户为什么没有被触动?不是你設計本身的问题,也不是空间的问题,而是场景的问题。只不过在五六年前还不会把场景提到这么明确的定义点来讨论,在四年前我们做了一个餐廳叫良设,这个本身不是餐廳,本身还是要做一个YAANG Life店销售我们自己的产品。我做了一个餐桌和厨房,我設計过那么多的沙发和椅子,为什么不能变成一个餐桌?客户可以体验这些产品呈现出来的实物的美感,所以有了很小的餐廳,一张桌子和一个开放的厨房,这个餐廳非常火,迅速变成在上海設計圈最佳聚会的地方,他们觉得找到自己喜欢的饭桌氛围和场景。
有一次在良设1.0版本里面,有一些艺术家在一起吃饭,里面有做音乐的、有做导演的。我们聊天的过程当中提到一张画,这张画也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叫《韩熙载夜宴图》,它呈现了中国人在1000多年以前最上流的生活方式,当时我提到把画面里面的场景变成线下的场景,这个是特别有趣好玩的事情。我们中国以前的生活多么风雅、多么高尚、多少精致、多么讲究。因为在这张画里面可以看到在晚唐时期那个时候的服饰,他们吃什么,吃饭的过程当中是怎么样欣赏舞蹈,这个很好玩,因为我最初是学艺术出身,所以我对艺术非常感兴趣,我又非常爱吃,这是非常能够触动我的点,大家聊天的时候在我心里埋下一个种子。
所以在三年前就开始筹备做餐廳,这个餐廳我的定义是做中国文化,因为我想用这样一个载体去体现我最热爱的中国文化,虽然我自己是从德国回来的,但是从国外回来之后可以让我用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待中国的文化,所以更愿意为文化做点什么事情。这个餐廳的概念来自于大唐文化,当我决定做大唐文化,我花了半年的时间看了300本书,这些书都是关于唐朝吃什么玩什么,大唐盛世以什么为代表?当我做创意設計的时候不断提醒自己,应该把我了解到的都忘了,当我们对历史知道的越多,在做設計的过程当中需要忘掉的也很多,我们需要让自己的空间变的更大。我看了那么多的史料,走了那么多的地方,唐朝留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开放,是它的接纳和融合,而在整个唐朝,中国文化是承前启后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艺术追求的意境概念也是在唐朝被首先提出来,所以我希望在我的餐廳里表现中国文化最明确的点就是“意境”,怎么样去表现这个“意境”?可能我们通过吃一顿饭就让用户感受到意境。
这里有3D打印的建築,这个建築的原型来自于鉴真和尚在奈良亲手建的一座寺庙。我们看到有云有山,其实它体现的就是中国虚实相间、似是而非的这样一种意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物理空间,云的出现会形成一种阴影和变化,这个都是物理空间。这个空间真正有意思的是这些白鹤是可以动的,进入餐廳就能听见鹤的声音,当人们从马路进入大堂后瞬间被这个场景切断,半个小时之前还在想没有完成各种各样的嘈杂、焦虑的事情,当他来到这个餐廳,思绪情绪被它的氛围所彻底转换,这就是中国人对意境所向往的场景。
这个是餐廳的全景,在白天阳光下的感觉。所以这个场景是在不断地变化,在白色的墙面上面会有投影,这个可以呈现很多的内容以及我们要体现的元素。这个餐廳花了我们两年的时间,做半年规划,半年的設計,到最后施工所有项目完成。这个餐廳非常大,有1000平米,投资也非常大,投了两千万。我想做一件极致的事情,当我要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很多朋友都说我是不是疯了,花2000万做这样的餐廳。
这个餐廳不只是吃饭而已,因为它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我们也会做很多的艺术活动,我们开业到现在做过好几场沉浸式当代舞蹈表演,这些艺术家们对艺术行为的诠释会把設計得非常好的投影技术结合在一起,所以它会给观众带来非常不一样的体验,观众是沉浸在其中的,他跟艺术家是没有距离的,同时这个场景在不断变化。我们以唐朝的文化为概念,做了六感餐廳,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结合在一起,它是一个感官的意境体验,通过场景、氛围,通过用户亲身的参与来获得综合性的用户体验。
1000平方米真正客人吃饭的地方只有60平方米,这个是很难想象的,就12个人吃饭有1000平方米,但是我想呈现的这个体验,它是场景化的体验。怎么去体现这个场景?这个吃饭就像是做梦一样,他在经历一个梦境,你要設計故事线和完整的脚本,設計師要有导演的思维来考虑設計,我非常认同这一点,这也是做这个项目我最深刻的感受,我完全就是导演的角色。前期方案的脚本有几十页,在餐廳没有开业之前我完全设想好客人来到餐廳就餐的整个过程,以及他们状态的变化:怎样进入大门,怎么样上到二楼,就餐之前是什么样等待的状态,能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到餐廳的空间,餐廳的空间给他带来什么样焕然一新的感觉,音乐、舞蹈、艺术和食物怎么样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就餐结束的时候,情绪状态应该做到什么样,我们给他们规划設計好目标,其实这就是完整的戏剧电影脚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