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溪山行旅图》被誉为宋画山水第一,画中高山巍峨,以磅礴之气势立于画面正中;一条瀑布随高山而下,由远及近的流泉越见宽广;山路边淙淙溪水,画家行走与天地之间,在山野间聆听流水与虫鸣鸟兽之声,以身体五官感观察自然界后,内化于心,籍由笔墨描绘出雄伟壮阔的自然风景。本项目主景取自《溪山行旅图》,借自然山水入园,取溪流山谷入画。
溪山庭院项目位于浙江,主体是一幢中式古典建筑,地下两层,地上两层。原项目地下二层为全覆土结构,靠采光天井采光通风。
土建改造阶段景观专业的介入是景观效果呈现的重要条件,主景从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溪流山谷中得到启发,将原一层庭院进行了开挖,将面积约200多平的一层庭院空间进行了分割,将庭院一半的面积给到了负一层,同时在负一层增加了天井以保证负二层的采光。从结构改造到最终完成历时二年,叠石为山,造溪流瀑布,在悬崖峭壁中凿石为阶,于庭院中行走,驻足,仿佛置身于溪山林泉之间。
居于闹市,寸土寸金,业主归家通常从负二层的停车库进入室内,归家即轻松,到家即温暖。通过退层的结构改造,让光和温暖在负二楼轻松实现。设计单位在车库进入家门的第一视角设置了一处天井花园,自然的阳光和雨露将从天井上空洒落下来,让原本灰暗压抑的地下空间变得生动和明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