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 重建 复觉/
- 22年秋,朴十团队接到了来自復嬰閣文化院的委托,要做「老建筑改造」+「国学文化空间」两个命题。老建筑改造中,新与旧如何平衡?原有资源如何利用?国学文化空间打造中,如何不落俗套的将传统之韵呈现?难度叠加之下,我们还是坚持朴十的全方位设计方案解决之道,先从研究品牌开始。
- 「復嬰」取源于《老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復嬰閣文化院希望结合现代生活方式,通过国学课程,让学员认识并了解生命和自然的客观运行法则,坦然面对人生所面临的问题,复归于婴儿本真的状态,休养生息,明德体道。来復嬰閣,收获的是一种「生命状态」。这不是单纯的商业空间,而是一个知觉启智的场所。因此復嬰閣的「国学」设计语汇,不能是只通过元素堆砌出来符号化的外在表现。而是精神方面的内在表现,传统美学的叙事表达。
- 在这个浸透中国气韵的文化空间里,处处体现着与中国哲学体系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大到结构与功能布局,小到房间命名。都蕴涵了「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圆融对话。
▽项目概览©张筱锴
/新与旧对话/
復嬰閣文化院位于武汉市汉阳造创意产业园,是在“汉阳兵工厂”遗址上,以原鹦鹉磁带厂旧址改造而成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区别于武汉其他创意产业园的工业感与前卫艺术感,汉阳造因坐落于龟山脚下,草木葳蕤,充满人文气息。改造前的建筑由原始老厂房 + 原租用方加建部分组成。加建部分的灰色花岗岩外墙工业感较重,与老厂房的红砖墙所呈现的人文感割裂。新旧两个部分建筑的融合,无论是外部立面还是内部结构都比较杂乱。在本次老建筑改造中,我们从中国人文理想的自然之道出发,追求建筑外部和空间内部的 「天人合一」。
▽原始建筑©张筱锴
外与天合
改造后统一以「红砖」作为外立面材质。红砖是质朴的代表,自带历史感与庄重气质,更好的融入汉阳造园区环境中。同时又大面积保留落地窗,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融合,光影虚实交替,视觉层次丰富。
▽红砖立面©张筱锴
▽入口处的牌匾©张筱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