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提出了“公园城市”的概念,温江区作为成都“大公园”的重要一环,依托生态本底优势,着力打造“人、城、境、业”的特色公园城市指标体系,园林景观成为其中重要一环。21年12月,喜出园居对原有温江苗木基地进行改造升级,2021年12月开始施工,历时6个月完成这一占地15亩的园林美学空间,吐纳自然山水,内设茶室、画室等休闲人文空间,寄意重温中式典雅生活方式,打造公园城市内的园林美学样板间。
▽项目概览 – 公园城市内的园林美学样板间© 牧远
园区占地15亩,外围由成片的羽毛枫、红枫、四照花等不同品种的乔木为骨干,配以多年生及草本植物的多彩花境,常有游人驻足观赏和留影。将外围园区的景物“借”纳入整个视景范围中来,浑然一体,同时运用迂回曲折的造园手法,隐约中,初见喜出园居的“雏形”。
▽多种植被组成的多彩花境© 牧远
▽自然山水带来的雅致与亲近©牧远
穿过这片花境,就是喜出园居此次升级改造的茶室了,这是一个国风美学宅院,沿承宋代文化与美学的肌理,打造的一方返璞归真之庭院,虽然宋朝国力不比唐朝强,园林规模也比较小,但园林内的设计更见精巧。在这里可以感受东方园林生活的意蕴,体验置身自然山水的雅致与亲近。从场地空间规划,功能细节精研,到植物景石造景,再到灯光氛围营造,精益求精, 将山水写意化为园居诗意,都秉承宋代人对美的追求,用现代设计语言雕琢每一处材质的极致质感,将广袤的大自然,纳入这600平米不到的小院,实属喜出的情怀与对我宋艺术造诣之顶峰的摩拜。
▽一方返璞归真之庭院©牧远
▽传统园林元素© 牧远
入口处的格栅作为障景,疏透之间转而豁然开朗,到达园居正面的对景,植物主要以苔藓、松、枫、杜鹃为主;坐在茶室内观赏,亦可作为框景,将工笔山水画的创作手法引入草木石涧的梳理,巧梳自然,因地制宜;茶室西侧的叠石堆山主次分明,运用平日常见的自然景石,通过包浆、退火的手法,呈现出原材料最质朴的质感,并且十分注重人与空间的交互关系,将可居可观可游的动线贯穿造园始终,一步一景,力图将生动的自然景观纳入真实的人居烟火。
▽入口处的格栅作为障景© 牧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