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对个人生活的侵蚀,已经到了令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程度。今天,资本市场、媒体诱惑,与铺天盖地的资讯与广告,俘获了所有人的注意。商品页上硕大的“尊贵”、“奢华”,代替了人们判断商品的价值。人们如何认知,如何审美,乃至如何生活,不再是单纯依靠个人意志就能做出的决定,而是在资本社会所推崇的价值标准之中,被动接受的一种潜意识。 正如“尊贵”、“奢华”的感受并非消费者真实的感受,这类词汇俨然已成为了一种标志与符号,而这些符号带来的虚假感受,给予了人们企图“占有符号便占有了其背后所代表的生活”的错觉。 重要的不再是商品的内容而是形式,人们对形式的迷入,令我们对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丧失了尺度。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需要怎样的审美,在抛开形式的桎梏后,或许更应该尊崇本心,回到“日常生活范畴”人们的真实渴望与需求中来。
我们坚持,设计应该具有一种鲜明的态度。设计师面对和处理的从来不是空间本身,而是我们身处的时代与生活的关系。 在中粮京西祥云·云域中,我们意图通过人在空间中的行为作为设计的前提,来重新构想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刻意追求设计手法的消解、还原为生活“本来的样子”,也绝不过度高调,以至遮蔽了生活应有的浸润人心的力量。无论是对空间功能的引导,还是细微之处的琢磨,都以一种可以解释的理性,关注于空间中的人本身。
居住空间—复合功能空间的演变 城市生活给予了都市人多样生活的可能性。一个空间,不再是固化的单一模式,而是一个可商可住、能够跟随居住者的个性喜好不断变化、组合与再生长的多元场所。而这种可生长性,这种在流动中不断产生的新活力,正是这个时代、这个城市的生命力。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期望构筑一个相互分离但又融洽相处的多功能复合空间。跳脱了制式、风格与惯常趣味的营造,打破了空间的固有功能使用属性,在不断的“打破”与“重组”中,寻求空间与当代人多元生活需求间的某种协调。
我们通过空间的拆解,划分出了主题空间区、品牌展示区、综合商务区及生活休息区等多种功能区域,并通过每个区域的多维穿插交互,形成了整个空间规划与体量上的协调。 由前厅进入,封闭式的长廊与低照明度的点光源围合出了一条向内行进的「暗空间」。安静舒缓的氛围,消除了城市的外部压力,是在心理上暗示情景转化的缓冲带,也是居住者真正安静下来欣赏和完整自己的私人时刻。
在这里,黑色石材与镜面水波组合的艺术过厅,延伸出向摄影主题区,及综合商务区的双向行进的动线。 摄影主题区以半开放的空间格局容纳了拍摄、制作、展示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体量。在一面石墙之后,各个功能区以恰到好处的比例和尺度为空间带来韵律,配合栅格状切割的室外光线,加强了空间的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