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迈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中国的城市更新和空间设计来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其核心由规模增长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空间体验。从空间产品让位于时间留存,好的空间设计不应该只关注资本和眼前所能看见的“美”的事物,而是在打造一个载体的时候,就定义和预设了未来无限可能的叙述内容。 基于“空间”和“时间”两大命题,BEEPLUS成为体验经济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意见领袖,首创式地提出“BRING LIFE INTO WORK”的产品理念,将存量地产升级改造为极具想象力和人情味的人文场景,在全国打造了多个极赋国际审美的颠覆创新空间,将一种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用“使用者”、“设计者”、“运营者”的角度传递给更多城市中的人。这背后的一张王牌,是BEEPLUS设计研究院团队。
△大横琴&BEEPLUS空间 “门槛” 从目前国内空间设计行业来看,相关标准、做法高度还不够,虽然国内发展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团队,但在对比国际设计落地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在国外设计落地中国的时候,又少了那么些许对“人情味”的理解。 到底什么是基于人情味理解的国际化空间设计呢?BEEPLU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贾凡觉得这件事可以从自己打造的办公空间开始着手来突破。于是在进入到办公空间行业的时候,贾凡就决定自建设计院。并且,在办公行业自建设计院的,BEEPLUS是首家。 贾凡本身对空间的设计和打造有着极高的重视和独到的理解,在办公空间的创意设计上多次提到“设计是一件花钱买不来的事情,也是一件有着极高门槛的事情”。身兼BEEPLUS设计研究院的院长,贾凡本身有着10年的美术功底,对于自主设计的坚持和设计师的吸纳,他一直保持着极为严格的标准,选拔了一批对中国人文有着深刻理解并拥有海外丰富生活体验和知名设计公司工作背景的设计师们组成了BEEPLUS设计研究院。 △BEEPLUS 深圳G&G创意社区空间 BEEPLUS在深圳筹建的首个联合办公项目——BEEPLUS G&G创意社区空间,最先找到的是一家德国知名团队,协调了4版方案都很难实现带着中国人文体验下的国际化空间设计需求,于是贾凡便有了自建设计院的想法。贾凡带领团队到全球各地考察,在美国访学之时,从KKAA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请回了BEEPLUS的第一个专业设计人员,也就是现在的空间设计总监袁野。 袁野回国后的第一天,就去到BEEPLUS 广州IFC空间项目实地进行考察。与G&G空间所进行的旧厂房工业风改造不同的是,身处城市核心CBD甲级写字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11层的IFC项目从一开始便主打的是高端精致办公路线。
△BEEPLUS 广州IFC空间 为避免办公工位密集造成的空间局促,BEEPLUS设计师团队在大堂设计了一个400.0㎡的奢华Social Lobby,打造一个俯瞰珠江新城繁华景象的“空中城市客厅”。在空间氛围营造上,大量采用纯白色石材以提高空间的质感和坦率,同时保存了BEEPLUS“将生活带进工作”的创新理念,充满想象的加入糖果会议室、特调饮品吧、Music Bar等生活气息场景,让IFC空间的每个角落闪耀着人文情怀的柔和。
△BEEPLUS 广州IFC空间 “贾凡比较打动我的,不光是做设计这么简单,他想给未来的人们营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设计不只是要它好看,而是要通过设计去影响人们的生活”,袁野说。BEEPLUS设计研究院成立以来,一直强调设计师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审美是基础,商业逻辑是能力,通过设计去开发产品,更好的满足“人”的需求,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命题。 “流派” 区别于传统设计公司和装修公司的设计部门,BEEPLUS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不只是完成设计图纸这么简单。从概念设计到项目落地,包括施工图材料的选择、软装团队的沟通等中间环节,设计师都必须全程参与并主导,同时带着思考去探索,探索在未来的项目上可以提升和发挥的地方。 “为什么叫设计研究院?我们要研究怎么把设计做成产品,怎么不断提出和传递新颖的‘X’概念,在别人不知道他想要什么的时候,我们站在空间使用者的角度去想,未来人们在这个办公场景会发生什么故事,会有什么打破传统办公体验的需求,通过设计去给他答案。”袁野说。
△瑞思&BEEPLUS 空间 BEEPLUS在沉淀了多个自有办公空间打造的经验之后,创造性的推出了大中企业定制及楼宇托管服务,希望通过这样的服务将超前创新的办公形态分享给更多人,为不断成长的千禧一代带来国际化的颠覆体验。第一个服务的对象是国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铂涛集团,为其打造总部办公空间——“铂涛@BEEPLUS”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