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地位于北京西六环外的大西山凤凰岭,是由两个带有独立院落的相邻民宅组成。基地的南侧是大片果林,可以看到很开阔的山景。业主希望将这个场所打造成一个偏私密的餐饮空间空间,委托谜舍設計进行景观、建築外立面以及场景空间的全方位改造設計。
▼餐廳概览
虽然项目距离北京城区只有近40分钟的车程,但是现场感受已经完全置身于山林之间,谜舍希望使用洗练的設計语言处理空间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景致引入庭院和场景空间。谜舍将对着果林的南侧院墙局部打开,设置了户外框景区和户外茶区,虚实结合的立面以不同的姿态引入光线,使人在多样的光影氛围中体验自然,感受自然。
▼从户外框景区和户外茶区看建築
将院墙较高的部分拆除,压低整个院落的体量,并以带有线性光源的水泥板、老砖和灰色碎石作为庭院的主要铺砌材料。谜舍意在以周边山景为主角,让設計低调的姿态融入自然,以营造近人尺度的庭院。庭院有不同功能的分区,各个分区使用了不同的标高,希望在整体简约的基础氛围上能创造出微妙且丰富的变化。由于场地是山地地形,所以两个民宅的现状是彼此间有近一米的高差,两个庭院连通后将面临一米高差如何处理的问题。谜舍将相邻的院墙拆除,并将一米的高差,使用可演变为户外座位的楼梯进行化解,场地的缺陷巧妙的变成了具有相对私密性的户外座位区,创造了独特的户外空间体验。
▼庭院概览,将一米的高差使用可演变为户外座位的楼梯进行化解
谜舍刻意将餐廳的主入口设置在了远离庭院入口的位置,并需要经过一个非常纯粹的水泥空间才能到达餐区,这样“稍有不便”的迂回动线是为了使客人的餐饮空间体验更为丰富并具有仪式感.谜舍认为“驱车上山就餐”这个行为本身的核心并不只是食物,而是由“山景”、“庭院”、“私密”、“空间”、“文化”、“食物”等一系列元素构成的完整体验,这些元素都是由动线的延申进行串联。随着动线的推进,人可以感受到不同视角的景色,不同的空间节奏,不同的材质变化,跟随着动线完成了一次空间的深层阅读。
▼从庭院走向餐廳主入口
由开阔的庭院进入建築内部,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相对狭窄的场景空间廊道,廊道地面材料使用户外的水泥板和碎石,模糊了场景空间外的界限,空间尺度却骤然缩小,这样的“灰”空间极大的激活了空间的戏剧性。
Firstly, the guests cross the spacious yard to go inside the building. At this moment, in front of them is a quite narrow indoor corridor, the floor of which is made of the same kind of cement boards and stone fragments used for the pavement in the yard, this method which diminishe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corridor and yard and also makes the whole area look like a quite small grey world full of dramatic imagination.
▼建築入口,entrance
场景空间廊道连接着兼具接待功能的酒吧区,谜舍将吧台旁边的侧窗設計为竖向折叠推窗,并将窗台板設計为场景空间外连通的吧桌。侧窗推开,户外酒吧即形成。水泥墙的局部留白,将文化理念写于其上,墙为空间构件,此刻亦为书画。
▼兼具接待功能的酒吧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