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本墨设计 于 2019-8-29 14:54 编辑
120.0㎡混搭风亲子宅,巧改玄关与书房,空间内存瞬间翻倍!
【主人信息】 职业:IT 年龄:80后 个人简介:
屋主Hedda和先生都是IT从业人员,平日Hedda喜欢宅在家,为家人朋友烹制美食。不久前刚刚迎来爱情结晶,为了给小主人营造一个更安心和更适宜成长环境,夫妇二人决定重新请设计师规划空间,释放本该有的120.0㎡的空间的开阔感,与家人一起享受阳光与生活的温情。
【前言-设计师说】
与其说是“空间重构” ,不如说“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重构 ”。住在上海浦东Hedda家,是一套典型的3房2厅里,套内120.0㎡,因为没有合理的管控空间动线与布局,在放完基础家具后,空间一下子丢掉了本该有大房子的开阔感,行走和各功能区都“紧巴巴”,加上新生儿的出生,因为传统家具卖场采买进而直接入户使用,导致空间内存消耗占据过多,空间使用效率偏低。这也是很多中户型,面积有余,却使用总觉不足的通病,通过这个案例,希望透过设计重构,释放空间潜能!
【户型诊断】 从原始户型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入户区域空间面积完全开敞,门厅与起居空间没有功能界限;两个卫生间没有设置分项(主人使用或客人/公共使用);入户左边的房间门正对厨房,空气对流不合理,储纳空间少等问题。
【优化策略】 根据屋主Hedda夫妇二人和小女儿居室使用习惯的研究,我么重新调整了空间各功能区的布局,以及开合方式。①将入户左侧的小房间一分为二,一部分将原有的衣帽储纳空间独立并外延,形成封闭的储存空间(给全屋扩大内存储纳);另一部分将原房间开合方式接入客厅,定义成书房,让客厅横向、纵向均能扩大视野;②将2个卫生间重新定义,1个并入主卧,1个设置为公卫;③将女儿房外延,增加储纳。
【平面布局逻辑】 ① 在主要动线与空间功能划分完毕后,进行平面布局。入户避免直接看透空间,设置功能性玄关柜,值得一提的是,它与左边储纳间和右边厨房形成有效的分割,改变的空气对流形式。 ② 在客厅区域布局LDK(Living/Dinning/Kitchen)集成;改变传统沙发要有背景墙,而采用围合式交流式布局方式,同样是客厅,它的意义再也不是朋友来做客一起看电视的尴尬状态,面对面的交流,更是年轻人的状态! ③ 同样我们设置了中岛台,让烹饪成了一件家庭成员一起参与的乐事,团聚时一起包个饺子,独处时打开音响,作在吧椅上来点红酒。
玄关
顶天立地的玄关柜(比起格栅、砌墙、买成品玄关柜)柜体作为空间分割的玄关形式更加实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