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次设计自己的办公室还是在2010年,那时我们公司大约12个人,我咬着牙把工位留到了18个,心想,我们绝对不会超过18个人,要不那么多人没法管。 3年后,我们就有了30多人,原来公司里的会议室,图书区,会客区,厨房全部被占满,用来放工位,而我被赶到了原来的厨房里办公。
之后我们的人还在增加,那个办公室实在装不下我们了,于是我们就搬到了济南现在的办公室,不过很遗憾,那时我在厦门做智能硬件,我没能参与我们新办公室的设计和落地。
去年我们下决心要去上海发展,于是在2018年的11月期间,我在虹桥区域看过了20多个办公室空间,总算找到了这个合适我需求的房源。
这个房源面积不大,2面采光,有2个入口,面积刚好合适我们。于是我迅速的签约,我打算春节前筹建好我们的上海办公室,以便在春节后就可以办公使用。 没想到的是到了12月,我生病住院,这一拖就到了春节后。
春节上班后第一天负责上海筹建办公室的同事,就把我堵在会议室。 第一,他们要求我明确新公司的预算? 第二,他们问上海办公室的组织构架是什么? 第三,他们要求我在一周内搞定上海办公室的设计。
组织构架,我没具体想过,我们济南已经80多人,上海设置20人的岗吧,把公司的研发放在上海,再招些真正的高手,当然也要让济南的老同事过去一部分,这样不至于我们的战斗DNA被稀释太多,一两年后如果我们又长大了,我们再考虑换个更大的办公室。
另外我们也没准备多少预算,我不想连着好几年,让摊销的办公室装修费,在财务报表里让我愁眉不展,我们甚至对具体的设计,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 我觉得这个使用面积200平米的小办公室,整体上轻松点就好(省钱),有间会议室能开会,能关起门来骂人,最好有20个相对宽裕的工位,能把我们的研发部门放下,我更不需要为自己隔出来一间办公室,我一直都和大家坐在一起,唯一的不足就是,坐我身边的人压力往往都比较大,容易长胖。
说起发胖,我们应该有个地方能一起吃外卖,聊聊天,不在一个锅里吃饭,但也要在一张桌子上一起吃,增加我们非正式的沟通频次,心理学上说这样会增加我们这个团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嗯,我们还需要一件小仓库,可以把物料和其他的杂物收纳起来,我们还要有一间财务室,一小块接待区,要是有客户来了,除了会议室还能有个地坐一下。 当然,作为一家设计公司,最好这个空间还能有点识别度,算了,识别度这个词太高大上了,费钱,我们稍稍有点设计感就好。 于是我用了一个日夜来思考这个办公室平面的几个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