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工地要学什么?
什么是图说?
设计的乐章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施工工艺?
设计行为的活动有哪些?
什么是设计师的现场智慧?
不去工地该如何学施工图?
多年前,成象设计来了两个年轻人,小伙子们什么都不懂,于是我决定让他们学习画施工图,没过多久我们外地的一个项目开工,我就把这两个小朋友送到了工地去学习工艺知识。
也就是在这个工地的基层刚刚完成的时候,小伙子们提出了离职,一方面是受不了炎热的工地,另外他们也确实不知道在工地该学习什么。
得到消息后,我也是愤愤不平,心说:公司发工资花钱送你们去工地学习,你们却受不了跑了,什么意思啊,说好的坚持呢?
当然现在我明白了,主要的责任在我,是我并没有明确地告诉这两个可怜的小伙子学什么,怎么学。
之前我在这篇文章里说过,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
那么解决问题的设计行为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发现问题(洞察)
解决问题(方案)
执行方案(执行输出)
验证反馈(复盘)
(这个设计步骤,几乎可以概括所有设计行为)
发现问题指的是,你的设计策略是什么?你在什么层面上解决问题?
一般低层级的设计师眼里只有好不好看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只能在好不好看的层面上解决问题,很少能在更深的设计策略层面展开思考,相关的设计故事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
而解决问题,就是你构思出一个用来解决问题的假设,这个假设可以叫概念,也可以叫方案。
即使是解决好不好看的视觉问题,我们也要假设一个方案,比如用造型和材质的组合来解决好看的问题。
执行方案就是把你的假设精准地描述出来,并且让别人也能够读懂,以免别人执行的时候变形。
这就要求你的想法要非常精准,并且没有歧义地落实到图纸里,这样生产或施工的单位才会明白: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
验证反馈指的是执行出来后,如果最后的结果和你最初的假设不同,这就需要你重新审视并优化你的设计,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比如,只要选过壁纸的人,大约都经历过在图面上看很好看,但是实施出来后却不理想的状况,而反馈复盘就是要把这些想法和现实之间的差异记录下来,并找到原因。
总之,我们去工地学习,就是为了积累“执行方案”和“验证反馈”这两项工作的实践经验。
……至此您已经岳读了全文的1/3 设计思维就是一种抽象思维,而每一种依靠抽象思维的工作,要把工作的结果固化输出,都需要有一套自己的语言。
比如,音乐如果仅仅只在音乐家的脑海里唱响,我们就无法欣赏,所以音乐家要把这些抽象的想法固化输出,而乐谱就是描述音乐这种抽象艺术的具体语言。
数学、哲学也都一样,都有自己一整套的符号语言。这也就是为什么对未经训练的普通人而言,阅读哲学、数学、音乐的书籍像是读天书一样。
设计呢?室内设计呢?
室内设计当然也是一种抽象的工作,一名职业的设计师在表达概念的时候,可以用说学逗唱的手段来说服客户,但是到了“输出”阶段,设计师能选择的语言就一种,那就是图纸。
如同汉语、英语一样,图纸的本质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自己的语言规律和逻辑。
习惯上我们把这种语言逻辑称之为“图说”,把这种语言的语法规范称之为图纸规范。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公司会把XXX图集称之为XXX图说的原因。
现在我们回到问题的最初,年轻的设计师到底在工地上该学习什么?
难道是工艺吗?
这么说正确但不完整,本质上我们学习工艺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图说”这种语言。
对于室内设计而言,一个方案逐渐在设计师脑海中成形,而后设计师要在图纸上对自己大脑中想象的这个方案进行精确描述,这个描述的语言就是图说。当然,既然图说是语言,那么它也和我们平常使用的文字语言逻辑类似,也是由大到小,由总到分,这么一个基本结构。
既然图纸是一种语言结构,那么在室内设计的图纸当中,最难掌握的不是那些剖面和节点,反而是系统图。
因为只有当设计师有足够的图说逻辑能力和图纸语言表达能力时,才能熟练地驾驭图纸的语言结构。
如上所述,设计师为了掌握“执行输出”阶段的技能,就必须去工地学习工艺、材料、流程,以建立自己的图纸语言能力。
因为只有你建立了图纸语言能力,在你解决问题时,无论遇到多复杂抽象的问题,或对精度要求多么高的方案,都可以通过逻辑严谨的图说来向外部输出你的设计,建立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