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你从未见过的酒店等式 | 西式奢华 +东方典雅 = 钱塘江畔的外交家府邸 如果你是周末酒店铁杆粉,对杭州泛海钓鱼台酒店就一定不陌生,今年8月,我曾用一篇实景图+设计的文章对他进行了全方位解析 ⇉《杭州泛海钓鱼台酒店:实景图曝光抢先看,设计、情怀与格调一样都不少!》,这是他第一次对外曝光,也是我想要和你们分享的酒店背后的“故事”…… 11月5日,酒店正式开业,时隔近3个月,再次写他,我和你一样,在以客人的名义身居其中后,说说我的体验故事。
这是我的第一“视”“感”
大隐于市的外貌 / 回家落脚的温暖 天气好是不会辜负人的,深秋杭州,银杏黄和天空蓝果然最配,让临江而立但在钱江新城一众高楼间低调的ATKINS大作变得有趣起来,对摄影师来说是个考验,但对于我这个文字工作者而言则是福利,我可以用任何修辞去表达杭州泛海钓鱼台酒店的外观:两座塔楼式建筑被廊桥相连,空出了一块“无玻璃之窗”,从远处看,你还能将街区后排的风景装进视野里。 它不算是个极其独特的设计,但做到了钓鱼台品格——希望得到的认可与识别度并非来自建筑本身,而是由无数个精心细节组成的深刻和内敛。 走进第一道门,左手边为休息区,两件造型优美的中式座椅、迎客松盆景有迎宾之意;右手边为轿厅,轿厅是古人迎宾送客,停轿备茶的地方,给我的感觉就是“回家落脚”的意思。说件印象深刻的事,摄影师朋友晚上坐车过来,隔着马路的距离,门童就过去开车门、搬行李,询问一句“您来住店的吗?”在颇冷的深夜给了朋友很强烈的暖意。 走进第二道门,便是取自中国庭院概念的大堂,空间层层递进,在纵轴形成了三进两廊的多层次关系。因为结合了北京的四合院和徽派建筑的四水归堂的布局,以小见大和以大间小的南北方差异在这里合流为一体(朝上看是北方的大气,往下看是江南的小资),而我眼里的第一道门自然就是庭院概念里的第一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