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与外,室内与室外,这只是我们人为的定义的空间位置。建筑和城市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因而,其结构必然是开放的。“诸行无常”从时间的观念上印证宇宙一切有作为的事物,都是瞬间的存在,每时每刻在发生变化。人的生命,一切自然现象、宇宙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万物———人、动物和所有自然现象,甚至神与佛———都属于一个伟大的生命的溪流,处在一个不停地生成、创造、世代交替的过程中,因此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东西。 黑川纪章认为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和外部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 Louis·I·Kahn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遵从于“式”,追索“式”,可以寻得人在世间的位置、人感知的本质、人的感知与自然间的关系。《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室内室外没有绝对界限,可以交融,可以独立。又可以在某种特定环境下独立运行。建筑与室内又何尝不是。中国古代的“虚”与“实”, 西方的“内容”与“形式”,西方的二元论与东方的多元论,在我看来,也只是因为短暂环境内,所形成的某种特定的现象。最终就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
←←点击字体查看相册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微信公众号: heshi-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