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3.63636302947998px] 三个小时的观察,对苏州博物馆园林、建筑设计的体验是无与伦比的,虽然施工不是那么的精雕细琢。贝律铭,这位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启示。
[size=13.63636302947998px] 对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现有的大部分文章除了溢美之词和泛泛而谈,还是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size=13.63636302947998px] 先说一个观点:贝氏的建筑理念主体是古典西方建筑理念与现代建筑理念的结合体。当然,地域的人文情怀不可或缺。进一步说明:贝氏运用最多的是多边体(贝氏绝对是数学与几何天才),而这种多边体和古罗马,拜占庭 ,哥特等建筑的代表符号(穹顶、拱门、尖塔)及理念都是吻合的。进一步解释:多边体边无限增多,很容易演变成半球,就是穹顶,把哥特建筑的曲线曲面去掉,就是最简单的三角形。
这种多边体建筑形式有很多特点:一,这种承载了西方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精髓的建筑有极强的包容性,把古代苏州建筑风格融合进去就有了优秀的载体。二,这种建筑室内外的变化都是无穷的,但每个元素之间又那么的统一,浑然一体,而构成这种令人惊叹的建筑仅仅是最简单的线条(当然,这要求设计者有极强的布局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三,这种建筑极易获得良好的视线和通风采光。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时间思考。
再说苏州博物馆,贝氏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做了一件极其巧妙的事情:他布置了三座这样的西方的多边体建筑在其中,贝氏另有一层用意——他把这三座建筑象征三座小山。进一步说明,苏州博物馆的核心设计理念是:给人们一种游山玩水的体验。这也正是古代苏州园林建筑的核心。
所以,在这博物馆里面池塘就成了湖泊,小桥就成了苏堤。里面还有瀑布,峡谷。里面甚至还有茅庐,西式庭院,日式庭院,枯山水。而这种山水体验就活生生的成了动态N维的山水画。
这些还是能够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想象能体会到的。还有许多看不见的隐形设计:比如建筑的每个元素都是遵循数学模数的,再比如最大的带池塘庭院的布局暗合太极等。
因为只观察三个小时和个人能力有限,还有许多没被挖掘的东西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一起分享。OVER
WHO IS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