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如何自我翻转!?
1、想
设计师首先必须善于思考,对设计主张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这是最重要的。
别担心你的想法有多“烂”,没有人能一下子做好的,但你完全可以做好
你的习惯和态度。学会大胆地摸索和尝试自己的想法,懂得借鉴,追求属
于自己的创意。但是如果在设计时不动脑筋地套模板,套素材,甚至是盲
目模仿和抄袭,那简直是在摧残你的创造力,滋养你的惰性,这样永远无
法进步,而且以后想进步也非常困难。
2、看
1,大量欣赏别人的作品,尤其是优秀作品,培养艺术鉴赏能力,这对于提
高设计水平是必须的。看的时候不要走马观花,需要结合专业知识边看边
想,仔细研究作品中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有人会抱怨要看作品自己却没有
多少设计类书籍,上网找大量并且是自己需要的设计作品和设计资源又很
浪费时间和精力,这里你建议去找汇集网络上所有优秀设计资源的网站,
这样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提高学习效率。
2,反复地欣赏优秀的作品。温故而知新,设计也是如此。收藏自己认为比
较好的作品,过段时间再看看这些作品,往往会比第一次有更大的收获。
3,经常看看自己的作品。经常看看自己的过去设计的作品,你就会了解自
己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同时也会有更多的设计体会。
3、练
反复地大量地练习。如果缺乏足够的练习,就算有足够的设计天赋也是无法
提高设计水平。只有不断地练习,反复地练习,才能迅速提高设计能力,做
得越多,提高得越快,这个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必须踏踏实实地来。当
然如果练习的时候不思考只会事倍功半,就像学画一样,不光要用笔画,更
需要动脑。
4、审
自己的作品能打动自己就是好作品吗?其实对自己作品满意并不是件好事。尤
其是初学者对设计以及自身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会犯“自恋”的毛病,过
于满意自己的设计,总以为自己设计得很完美,没有比这更好的,却不知自己
设计得有多糟糕。相反,当你水平真正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你对自己的设计
就会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也就不会轻易满意自己的设计了。因此要学
会审问自己,虚心向人求教,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当你对自己的设计感到很满
意的时候,记得审问自己,真的有那么好吗?
5、问
学会交流,不懂就问。虽然大部分设计师性格都不太外向,但懂得如何与人沟
通交流还是每个设计师必须掌握的课程。设计不是闭门造车,设计师不仅需要
和客户交流,还需要和同事同学交流,当然也需要利用网络与其他设计师交流,
只有善于交流的设计师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自己。
6、知
1,设计师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多看专业理论知识以查漏补缺。同时更
需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拥有丰富的知识,你大脑里的“素材”就越多,它
们都将可能参与到你的设计里,你的设计才会生动饱满,富有思想内涵。所以
知名的设计大师们往往都是全才,他们不仅精通设计,更精通其他很多领域。
2,设计师需要懂得体会生活,了解世界。这需要实际调查和切身体会。否则你
的设计就会容易脱离生活,失去感染力,因为设计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同
时设计师需要了解世界,以增长更多的见识,保持最新的思想观念。一个思想
落后、孤陋寡闻的设计师无论设计经验有多丰富,他的作品总会显得蹩脚和庸
俗不堪。
当然,要想有丰富的知识和见识都需要你在平时生活中主动去注意和积累。
7、勤
设计师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需要勤奋自学,优秀设计师大部分都是“自学
成才”。如果平时没有抽时间主动去自我提高的话,那你的设计水平很难提高,
甚至不进则退。因此建议在学习或工作之余,多多花时间在设计上,这样才能
更迅速提高你的设计水平。
8、德
设计师的道德品质不仅会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而且还会渗入到设计里,这
也许就是对“设计为人”更深的一种诠释。如果一个设计师思想道德狭隘的话,
那么迟早会扼杀掉自己艺术细胞,堵塞自己的艺术之路,因为艺术是从生活中提
炼出来的,是人们所追求的真纯善美。设计师应该要拥有广阔的胸襟,才能拥有
广阔的设计空间与灵感空间,你的设计之路才会走得更远更通畅。
9、久
设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只有做久了才能拥有出色的设计水平和宝贵的设
计经验。既然选择了设计师这个职业,就要有耐心,努力做得出色。虽然会遇到
很多辛酸苦累,困难挫折,但不要退缩与放弃,没有这些,你的设计能力如何成
长,你的经验如何获得?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忘掉它们,朝前看,自信地坚持走下
去,你的脚步总有一天会踏上平坦的道路,到那时,成功就在你面前向你招手微
笑。
安藤忠雄说
1. 在建筑中的墙体中,有的是侵入性的,有的是抵御性的。换言之,它们既可能是暴突的,也可能是拒绝的。迄今为止,在我设计的一系列都市住宅中,墙体无疑表现为侵入性的,在沉寂中具有一种暴力的因素。这些墙体试图对当代社会的本质提出质疑。
2. 在我的都市住宅中,封闭的建筑中都包含有数层的空间和庭院。室外环境被不可置否的切断了,一个新的独立的世界在内部诞生。
3. 城市空间中的墙体与那些暴突的或拒绝的墙体根本不同,在开始的时候,它们似乎是在向观者谄媚。换言之,在邀入的时候必定拒绝,在拒绝的时候必定邀入。他们表现的是一种建筑的背叛。
4. 如果要使街道和房屋表现出亲和,通道则不应为封闭的走廊。公共和私密空间的相互渗透使它们具有活力,使人们能够体验各自空间里的生活。
5. 一个建筑场地是街道和城市河流上的一片池塘,它是以天空为顶棚的房屋。
光和风
1. 光赋予美以戏剧性,风和雨通过他们对人体的作用给生活增添色彩。建筑是一种媒介,使人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
2. 在我的作品中,光永远是一种把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
3. 在庭院中,自然每天都展现一个不同的方面。庭院是在住屋中展开的生活核心,它引介着诸如光、风和雨这些自然现象,而他们在城市中正在被人们所忘却。
4. 通过将自然和光引入那些与城市环境相隔离的简单几何体中,我创造了复杂的空间。我把非凡注入到最为平凡的熟悉的环境——住屋之中,并一次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平凡。
5. 在西方,有一种与建筑空间互相交织的空间,这种天空出现在封闭空间与开场空间的遭遇处。
个体意识的印记
1. 原省的风景之一中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意识,是一束在深度中逐渐消逝的光线,是一种冰冷的触觉,只在幽暗孔家中令人恐惧的柱列。从柱列中发出的笑声。回应着昏暗、摇曳的光线。
2. 我所能做的是把现代建筑往前推进一点,请去发掘他的各种可能性——去使用那些被它遗忘的东西。建筑必须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与城市和社会发生关联,避免沉溺于诸如历史性或符号学之类的处理技巧。
3. 对我来说,重要的失去平衡设计中的逻辑和非逻辑。
4. 我希望我的建筑超越几何大小上的物理界限。我希望人们自问居住究竟是什么,唤醒人们身体中对生活的感觉。
5. 我的建筑以少量的几种材料和对质感的直接表现为特征。至于空间的构成,我的空间并不是功能的直接反映。
力场
1. 关于建筑有很多种看法。然而,广义地来说建筑师城市的一种重要组成因素,建筑师应该承担对城市的责任。
2. 一个山坡要求一种综合性、包容性的场地处理,引发对三维的“空无”的创造。
3. 被框定的天空产生了光和影,促使人们去思考自然的意义,帮助人们理解空间的组织因素。场地意匠就是对大地的三维设计。
4. 日本是从人工环境和大自然的融合中发展出来的,它产生于对地形的识读和对自然的意识。高速的城市化过程阻碍了建筑从自然中获得了帮助,而建筑自身是无法创造怡人的环境的。
5. 在一个场地中,建筑试图去控制空无,而空无同时也在控制着建筑。如果一个建筑想要获得自律和特性,不仅是建筑,空无本身也应具有自身的逻辑。
墙的意愿
1. 如同沙漠中的堡垒,一片墙体并不仅仅是一个保护性的屏障,而且是一个精神的桥头堡,在不断变化着的城市中清晰地肯定着自身的存在,并拒绝任何社区的预先关注。
2. 也许因为墙面是平的,它诱使人们在上面涂画。然而,这种引诱应该被抵制,涂鸦的墙面被剥夺了材质的意义。在成为标记的同时,它丧失了自己的存在。
3. 等跨的框架结构是现代建筑的基础,它剥夺了柱子的意义、神圣的特性和韵律。这就是为什么墙体取代了柱子成为建筑主题的原因。
4. 一片封闭的墙体并不是仅仅是防御性的,它是入侵性的,表现着占有者在城市中居住的强烈意愿。同时,它提供了一个私密生活在内部得以展开的场所。
5. 一片墙体是城市逻辑和场地逻辑的相遇点,它是城市结构中最小的,也是最基本的校准器。
纯质的层叠的风景
1. 当柱子、墙体和单个的建筑要素被置于相互联系之中时,风景逐渐开始显示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建筑性品质。
2. 我的目标似乎是创造一种抽取了人性、功能性和生活方式的抽象空间,因为我的建筑首先表现为裸露的空间,凡是我所追求的是原型空间而不是抽象的空间。
3. 高度秩序化的几何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矛盾导致了一种冲突,这有助于产生新的空间,建筑由此获得清晰的认同性。
4. 由等垮的框架结构营造的均质空间是现代建筑的首要基础,而我则倾向于创造一种看似简单而实际尚远不止于此的空间——那就是在单纯化中产生的复杂空间。
5. 个体空间围合而开放,聚合起来就创造了一个整体。这并不单纯是局部的聚合,这些局部也不受外部的控制。单个的元素是设计的基础,单个元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永远被认为反映这涉及从内部发展的过程。
|